我們改善使用者體驗,尊重用戶的隱私權。了解 新隱私聲明&個資法應知事項

最新消息:

上一則

醫療新知 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? 葡萄糖胺又該怎麼選?

下一則

醫療新知 你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嗎? 教你如何預防骨質疏鬆,輕鬆補鈣與正確飲食

熱翻天!炎炎夏日中暑怎麼辦? 五招讓戶外運動避免中暑、熱傷害

近年地球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,夏季常見飆破36°C的高溫警報!尤其2020「小暑」節氣為7月6日,俗諺說「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」,在這高溫悶熱的天氣運動,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,恐怕會增加與熱相關疾病風險。

什麼是中暑?熱傷害分為三大類型(熱痙攣/熱衰竭/熱中暑)

人體需要透過排汗來散熱調節體溫,若人體無法透過流汗等相關機制,有效降低體溫,也就是身體產能 > 散熱時,就很容易出現「熱傷害」的現象,而熱傷害分了幾個等級,中暑是其中最嚴重的類型。所以細部區分,我們常常口語說的中暑,其實依照醫學上的熱傷害分類,依照嚴重程度,可區分為熱痙攣、熱衰竭、熱中暑三個類型與階段。

熱傷害分類一 : 熱痙攣 Heat cramps (嚴重程度輕,意識清醒)

熱痙攣通常是在人體在高溫下長時間活動或運動,導致大量出汗使身體水分流失,補水卻沒有補足鹽分,造成血液中的鈉、鉀離子濃度降低,導致肌肉出現不自主的抽搐或疼痛的症狀與特徵,應立即至陰涼處休息、按摩肌肉舒展。

熱傷害分類二 : 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(嚴重程度中,意識多為清醒)

比起熱痙攣屬於較嚴重的症狀,主因處於高溫悶熱的環境,大量出汗導致水份、鹽份流失過多,進而出現脫水的狀況,常見的症狀有臉色蒼白、虛弱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頭暈,體溫約落在 37℃~40℃之間。需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,除去多餘外衣並以冷毛巾擦拭、適度灑水方式幫其降溫,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給予水分或電解質飲料,觀察其狀況,必要時須送醫。

熱傷害分類三 : 熱中暑 Heat Stroke (嚴重程度高,意識多為模糊、無意識)

又稱為「中暑、中暑高熱」,屬於熱傷害中最嚴重的類型。人體因中樞體溫調節失常、無法正常排汗,導致體內累積過多熱量,最主要的症狀就是體溫飆高(常超過40℃),並出現皮膚乾熱、無汗、頭暈、心跳過快、抽搐、休克等症狀。

若出現熱中暑的情況,甚至還可能併發橫紋肌溶解症,所以一旦發生請立即送醫,延遲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的傷害,死亡率也較高。

熱昏厥又是什麼? 熱暈厥 Heat syncope,其嚴重程度算介於熱痙攣與熱衰竭之間。 常發生在長時間在陽光下、高溫高濕度且通風不良的室內, 多數為激烈運動靜止後突然昏倒的症狀,因大量出汗後導致脫水,而汗水難以蒸發、皮膚血管又急速擴張,導致腦部血量一時供給不足而導致昏厥或失去意識。 發生時請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休息嘗試降溫,建議仍應送醫觀察為佳。

中暑常見的 9 大明顯特徵與症狀 (熱痙攣>熱衰竭>熱中暑)
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1:肌肉感到疼痛、四肢無力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2:臉色蒼白、覺得虛弱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3:感到噁心、嘔吐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4:大量出汗、皮膚濕冷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5:頭痛、頭暈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6:心跳加速、血壓降低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7:體溫升高、皮膚無法出汗而乾燥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8:意識不清/混亂、說話不清楚
  • 中暑特徵與症狀 9:失去意識、昏迷

中暑了怎麼辦?如何改善與緩解症狀,正確處理 5 步驟

依據中暑(熱傷害)程度不同,對於中暑患者的處置方式也有一些差異,依照衛福部健保署建議,掌握下列 5 大步驟,都能在第一防線達到正確的初步處理

口訣:陰涼 > 脫衣 > 散熱 > 補水 > 送醫 (涼脫散補送)

1. 陰涼

立刻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休息。

2. 脫衣

去除患者身上多餘的衣物、配件,以利患者能散熱與保持順暢呼吸。

3. 散熱

可用濕冷毛巾擦拭患者身體,或以搧風、灑水方式幫助患者降溫。

4. 補水

若症狀輕微者,一般短時間會恢復意識或持續保持意識清醒,可適度給予飲水、食鹽水或運動飲料來補足流失水分與電解質。

5. 送醫

若患者意識清醒但 10- 15 分鐘左右降溫無明顯改善或症狀惡化 亦或是 意識不清楚超過 5~10分鐘者,就應立即送醫,避免延誤治療。

熱傷害的最大重點處置就是「快點幫助降溫」,因人體若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,許多生理機能就會出現障礙,進而引發嚴重的後遺症。

面對炎熱的夏天,國民健康署也提醒戶外運動要做好5點自我保護措施:

一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:

熱天從事戶外活動最怕發生熱衰竭、熱痙攣或中暑,因此,活動前一定要先注意自己身體狀況。尤其在參加運動比賽前,至少要花一周的時間,循序漸進地讓身體做好「熱適應」準備。

二、選擇透氣排汗衣物:

穿著適合身體活動及環境的輕便裝束,建議可選擇淺色、透氣易排汗的輕薄長袖衣物減少與陽光直接接觸,並適當使用防曬油及遮陽帽。

三、避開太陽直曬時間:

夏天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前,選擇較涼快的清晨或傍晚,或是移到室內通風良好的空間活動,以減少大量曝曬機會。

四、少量多餐的補水法:

運動時,應少量多次補充水份,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(1杯240c.c.);避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;若有心臟病、慢性肝病或需要限制水分攝取之病人,則需諮詢醫師的建議。

五、規律有節制的運動:

了解自己的極限,以自己感覺最舒適的強度活動,避免逞強超出個人的體能負荷。

熱衰竭與熱中暑之差異及徵兆:因長時間運動或在酷熱環境下運動,大量流汗導致脫水,會出現噁心、頭痛、無力及皮膚濕冷會導致熱衰竭熱中暑,因從事費力運動,身體產熱能力顯著超出自身的散熱能力,出現口渴、發熱、心跳加速、體溫升高,甚至昏迷等症狀,務必迅速離開高溫悶熱的環境、設法降低體溫(如鬆脫衣物、搧風等)、意識清醒者可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,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。